俗话说:“七坐八爬,九长牙”,父母常以此来评估宝宝的发育或发育是否有问题。
经常有家长担心:“我家孩子是不是长牙太慢了?为什么长了两颗牙就不长牙了?是不是缺钙了?” “他最近经常流口水,有没有发烧?” 诸如此类的问题经常困扰家长。 早在胚胎的一周到五周,生牙的上皮就会产生,并经历芽状、帽状、钟状阶段。 宝宝出生的时候,牙龈里的乳牙已经长出来了。
一般来说,第一颗牙在4~7个月左右萌出,位置是下排的两颗中乳切牙。 4-8 周后,上面的 4 颗门牙会萌出,然后一个月后下面的 2 颗侧门牙会萌出。 上下牙一共8颗萌出后,依次是上下第一乳磨牙、乳尖牙,最后是上下第二乳磨牙,一共20颗乳牙,这个阶段大部分是在之前完成的 两岁半。
牙齿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 通常,这个过程是顺利的,但有些宝宝在出牙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,如发烧、腹泻、流口水、皮疹和肠胃不适等。 所以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的时候,爸爸妈妈既开心又担心~不过每个宝宝出牙的时间都不一样,按照上面的时间长不长牙也没关系。 比如我家淘淘,现在13个月了,刚开始长第5颗牙。
虽然长牙的时间因人而异,但最重要的是要特别注意乳牙的生长顺序(上图)。 如果有误,因为可能与先天性缺牙或某些遗传病有关,一定要带去牙科检查,切不可大意!
淘妈整理了一些关于宝宝长牙的知识,让您更顺利的掌握宝宝的成长!
宝宝长牙的症状 当你发现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,可能是长牙了!
1. 宝宝想抠牙龈,喜欢咬东西(因为长牙的时候会痒)。
2. 食欲下降和轻度腹泻。
3. 又哭又闹,脾气也比平时略暴躁。
4. 嘴巴有点红肿,有凸起的疙瘩。
5. 更容易流口水。
6. 轻微发热:这是牙齿穿过口腔粘膜引起的正常炎症反应。
7. 注意异常症状:如情绪起伏过度。 此外,如果出现腹泻、发烧超过38.5°C、脱水、皮疹、肠胃不适等症状,应先去看儿科医生,排除其他感染情况。 针对以上出牙症状,宝宝可能会感到不适,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缓解和呵护。
1. 准备磨牙棒(注意清洁)或较硬的蔬果(如苹果、胡萝卜,切条状,不要太大)让宝宝咬着按摩牙龈发痒。
2. 喝奶或吃辅食后,用湿纱布给宝宝清洗和按摩。 如果磨牙已经萌出,可以用手指刷或小牙刷帮助宝宝刷牙。
3. 如果有红肿,请牙医开消肿药膏(不小心吃了也没关系)。
4. 当宝宝情绪不稳定时,可以给予更多的呵护和拥抱。
5. 给宝宝吃一些生冷的食物,比如布丁、粥等。
6. 经常漱口可以减少口腔中微生物的生长,可以减少宝宝出牙时的轻微炎症和发热。
乳牙萌出后,要经过换牙的过程,才能长成恒牙。
最早脱落的乳牙是乳门牙,大约在六岁左右出现。 至于乳尖牙和乳磨牙,是可以长期使用的。 乳磨牙大约在10-12岁时脱落,13岁时恒牙长出取代乳磨牙。 乳牙健康TIPS
妈妈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保护宝宝的乳牙:
1. 宝宝长牙前,每次喂奶后,给宝宝喝一口开水,清洁口腔。 每天用纱布或棉签蘸开水清洁口腔。
2. 不要将奶以外的食物放入奶瓶中给宝宝使用,以免宝宝养成任何食物都用奶瓶的习惯。
3. 尽量不要养成宝宝吃饭睡觉的习惯,以免造成奶瓶状龋齿。
4. 选择含糖量低的健康食品,而不是含糖量高的糖果或零食。
5. 当乳牙即将长出或已经长出时,用干净的湿毛巾或小而软的牙刷清洁牙齿,但不需要牙膏。
6. 宝宝一岁半后,就可以开始训练刷牙漱口了。
0~6个月:
每天用纱布擦嘴两次。 这个时期的宝宝虽然还没有长牙,但每天至少要清洁口腔两次。 宝宝喝完奶后,用温开水浸湿纱布,仔细擦拭宝宝的整个口腔。
首先给宝宝喂水,漱口,然后用浸过水的纱布包在食指上,上下左右擦拭牙龈的正面和内侧 每个正确一次。 手指在牙龈侧面轻轻转动轻轻擦拭,轻轻擦拭牙龈顶部,然后用手指轻轻按摩牙龈,手指转动手指擦拭上颚,按摩约2分钟。
6~12个月
注意正确的刷牙步骤。 妈咪可以用“儿童软毛牙刷”给宝宝擦拭门牙,不仅可以擦掉牙齿残留的污垢,还有按摩的作用。 建议每天至少刷牙两次,最好在饭后或含糖食物后刷牙。
首先,让宝宝躺在妈妈的腿上或床上,让妈妈从后面给宝宝刷牙。 从下往上刷,或将两把刷子水平振动,清洁至少 2 分钟。 12~24个月
仔细清洁磨牙。 这期间宝宝已经长出磨牙了。 妈妈应该让宝宝学会自己拿牙刷。 您可以将其与沸水或漱口水一起使用。 Mi 正确地给宝宝刷牙。 还要让宝宝躺在妈妈的腿上或床上,让妈妈从后面给宝宝刷牙,从上到下轻轻刷上排牙,从下到上刷下排牙,刷磨牙 在凹陷的牙面上左右按摩,清洁凹陷的牙面。
刷牙的顺序是从右上排到左下排,再从左下排回到右上排,至少清洁2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