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冬季节,人容易“上火”,常有咽痛、耳鸣、眼红、牙龈肿痛、口腔溃疡、便秘、小便赤等症状。
除了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外,情绪波动、过度劳累、饮食不当、消化不良等原因都会引起身体出现各种热症。 中医认为,只要人体阴阳失调,人一年四季都会上火,而秋冬季节由于季节特点更容易“上火”。
1。 阴虚体质:这类人最容易上火。 阴虚体质是以体内津液、精血等阴液不足,阴虚内热为特征的体质。 此人体瘦长,手足心温,口干咽干,鼻微干,口渴冷饮,大便干结,舌质红少津苔少。 性格暴躁,外向好动,活泼。 不耐热。
2。 湿热体质:这类人体内通常有湿热,也容易上火,表现为鼻子油腻或发亮,容易长粉刺或长疥疮,口苦或口中有异味,容易口痒。 皮肤,大便粘滞,小便短赤,舌质淡红,苔黄腻,脉湿数。 当然,气质压抑的人是比较容易上火的。
3. 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都不容易上火。 这些人阳气不足,平时气少,懒言,畏寒明显,容易疲倦,反复感冒,手脚冰凉,便溏,爱热。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
二、不同脏腑上火表现不同:
①心火:
实火:表现为口腔溃疡、口干舌燥、心烦易怒、小便黄刺痛(甚至尿血)、舌质红。
虚火:表现为低热盗汗,心烦心悸,失眠多梦,口干舌红。
②肺火:
火旺:表现为发热、咽痛、咳嗽、气重、痰黄粘稠(甚至咯血)、大便干结。
虚火:表现为干咳少痰,口干咽燥,声音嘶哑,痰中带血,潮热盗汗。
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
③胃火:
胃火过旺:表现为胃部不适,吃多了容易饿,口苦,口苦,脾气不好 呼吸、烦躁不安、牙痛、牙龈出血、大便干燥。
虚火:表现为口渴少食,低热潮热,大便干结,舌红少苔或无苔。
④肾火:
虚火:表现为头晕目眩、耳鸣耳聋、牙齿松动、夜间口干、腰膝酸软、遗精。
⑤肝火:
实火: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面红、口苦、两胁胀痛、烦躁、失眠、舌质红。
三、秋冬季如何防“上火”?
(1)药物:
内服仙术清火片。
中药大青叶为十字花科植物板蓝根的叶子,具有显着的抗菌能力。 大青叶在治疗疮疡、痈肿、疮毒、咽喉肿痛、丹毒、热疮、乙脑等病症中能起到理想的疗效。 是中药中极具潜力的抗菌药物。
大黄具有散结、清热解火、解毒止血、活血化瘀、利湿退黄等作用。 主治热结便秘、热病、脏腑火热、血热出血、热毒疮疡、水火灼伤、湿热黄疸、症瘕等。 . 据现代药理研究,大黄中含有多种蒽醌类化合物,具有抗菌和通便作用。
(二)日常生活:
①早睡早起,照顾好自己。 早晨,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很高。
②饮食应贯彻“少辛多酸”的原则。 过食辛辣易上火,加重肺燥; 酸能敛肺,辛味能宣泄肺。
③保持心态平和,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,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,保持冷静,不急不躁,心平气和。
④适度运动,恢复气血。 剧烈运动不宜。 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,运动时间以半小时为宜。
⑤适量多喝水,保护呼吸道粘膜,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,提高肺的抵抗力。
图源网络,侵删
参考资料:
[1]孙佳欣、陈友强、莫相秋、宋世文、孙炳辉、赵 林,谢明.中药大黄的本草考证[J].中华民族民间医药,2022,31(14):61-64.
[2]张少华,陈桂芬,金 辉,黄洋。 中药大青叶成分与作用研究进展[J].现代农村科技,2022(07):74-75.
[3]谢友红.这些降火方法你学会了吗[ J.公共卫生, 2022(04):6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