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江晚报时报记者张冉
今天(11月30日),杭州市民出门就感觉寒冷如深冬。
人们纷纷拿出羽绒服、厚棉袄、围巾和手套来抵御这股寒潮的到来。
位于萧山的杭州大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杭州市菜篮子基地之一。 这里有600亩土地,种植着大量的白菜、菜花、生菜等蔬菜苗木。
这些菜苗要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持一个月才能下地。
面对寒潮,他们也有自己的过冬神器。
“基本上600平米都配备了地暖设备,光是地暖设备,整个基地的成本就在100万左右。” 杭州大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建芳开始准备,“今天气温骤降,正好派上用场。”
地暖设备的原理是地暖热泵工作。
设备完全不需要人为控制,会根据室内温度自动开启和关闭。 一般地暖设备会在室内温度低于5度时自动开启,保持室内温度在15-20度,蔬菜生长稳定。
与往年相比,今年冷空气来得晚,但脾气更猛。
姚建芳表示,与以往相比,在高科技的加持下,冬季蔬菜的生长会更加安心。 观察一下,即便如此,每年还是有一定的冻死率。 引入地暖设备后,就方便多了,人们不用再被束缚去检查蔬菜的生长情况,抗寒抗冻也更有效。”
等到 2023年1月,这些蔬菜苗种下,成为杭州市民餐桌上新鲜蔬菜的来源之一。
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。 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复制、摘录、改写和网络传播。 否则,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