帮助一名来访者做的情绪智力测试及简单解读,如果你也想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以及教养方向,这条内容点赞留言,获取免费咨询机会,精力有限,仅限前5名
19个月的孩子情绪智力解读案例
【基本情况】男,19个月。能读懂1~2种表情,会说出2~4个情绪名词。不会说明情绪的原因,常常发脾气,不懂自我调节。
【妈妈的教养观】无力型,愿意照顾孩子的感受,无法遵守既定规则。
【案例解读】
一、孩子现在的情感特点(18-24个月):
1. 在不饿或累的时候很开心
2. 发脾气一般2~4分钟就能冷静下来
3. 发脾气的次数一周8~9次
4. 开始发展复杂情绪, 2岁时已出现快乐,兴高采烈,爱亲人,喜爱小朋友,害怕,厌恶,苦恼,甚至内疚、羞愧、尴尬、妒忌、自豪等较高级的情绪表现。
二、孩子的情感发展需要(0~3岁):
1. 0~3岁的幼儿,大脑在高速发育,心理在发展“自我意识”。
一般在2岁开始出现“自我意识”,孩子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、爱发脾气、没耐心的表现。需要及时地解决,避免产生“攻击性行为”。
2. 当前阶段孩子发展出更多、更复杂的情绪,也就需要认识、理解更多复杂情绪。
孩子会使用一些词语来表达情绪,但不会使用语言来调节自身的情绪。需要家长有方法的、正确的教引。以帮助孩子更有效地管理情绪。
3. 在2岁到3岁间,孩子与家庭成员的所有情绪交流经验,都将给3岁以后孩子在与他人缔结社会关系时奠定基础。需要爸妈知道怎么做。
4. 接近3岁时,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理解、调节情绪
孩子的情感发展是连续的、有关联的。只有当前阶段发展顺利了,才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。
需要爸妈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当前无意识情绪阶段,便能够发展到“有意识地自我调节情绪”阶段。
5. 有良好情绪智力的孩子,在4到5岁的时候,能从表面意识到“朋友为什么生气了?”“朋友为什么伤心了?”“朋友为什么看上去这么幸福”。对他人情绪理解能力高的孩子,在幼儿园与小学低学年阶段,社交能力会比一般孩子强,也会和同伴保持较好的关系。
三、该怎么办?
1. 积极解决宝贝现在的行为
宝贝现在常常发脾气,不如所愿的时候爱动手打人的情况,一定要在宝宝发生这些情况开始,积极解决,长时间不能解决或干预的话,宝宝有可能会出现“攻击性行为”。
孩子小点儿的时候(尤其是18个月到2岁半的时候)他们会咬人、打人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,这个时候发生了攻击性行为如果没有进行干预,或者在这个时候他们被大人用攻击的方式对待,等到五六岁的时候他们他们还是会用攻击性的行为作出反应。
因为他们的认知发展在经过几年的发展阶段,并且在生活的经验中感受过看到,但是又没有人教导他们事与非,他们的认知会发展到“认为这种方式是处理情绪和问题的方式”,他们就没有办法去判断“这种行为是错的”。
最重要的是大人都在教小朋友“不要跟会打人的小朋友”一起玩。
2. 成为情商教练型的父母(妈妈的教养观有提升空间):
解决问题是“授你以鱼”,教你成为情商教练型父母是“授你以渔”。
问题解析:需要遵守约定的时候容易退让,孩子没有机会学习自我管理,容易造成不遵守约定,缺少自律能力。
情商教练型的父母:不只是爱孩子,还知道如何引导孩子。
当你成为情商教练型父母,首先拥有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心态、框架知识、底层逻辑。
其次,遇到孩子的情绪问题知道怎么做,不是零碎的、片面的、不专业的。
最后,知道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风格,教会孩子与自己、与他人、与集体发生矛盾时,有积极乐观的情绪反应、行为反应。奠定高情商的基础。